京西老故事:大山里的火村音乐班_嘉艺流行音乐_流行音乐歌词大全

 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至五十年代,北京门头沟区斋堂川火村一带,活跃着一支由农民组成的小民乐队,即火村音乐班。当地乡民婚丧嫁娶,逢年过节整个热闹,都少不了他们的身影。小民乐队十几个人,有大鼓、锣、唢呐、管子、音锣、笙等民族乐器十多种,班头叫李万举。   1930年秋天,火村一李姓富户老母病故,搭大棚,白喜事。从房山县大安山村请来一支民乐队助兴。晚间,祭奠仪式中有一个程序叫“跑方”,这时乐队奏起了悠扬委婉的乐曲,这段乐曲使在场所有人十分陶醉。那时候,李万举20岁刚出头,他想组建一支自己的乐队,村里年轻人响应,管事儿的支持,还用村里的积蓄购置了乐器,当年冬天就把大安山村的包虎请了来,20多人的音乐学习班开讲了。他们熟悉乐器,学乐谱,当时的曲谱是我国古老的工尺调,上、尺、工、依、六、五、反,与当今简谱多来米法索拉稀相对应。尽管参加学习的农家子弟多数是文盲,他们却凭着音律的敏感,加上刻苦练习,经过三个冬天的培训,有八个人表现优秀:李万举的唢呐;李万瑞的笙;白广银的笛子;白广聚的管子;梁作明的云锣;李万林的笛子;梁甫宽的镲;李有让的铙。这八人成为音乐班的基本班底。学成《三番赞》《花得胜》《过街令》《方码》《一封书》《苏武牧羊》等十余首乐曲。音乐班的班头李万举,是个复合型人才,不仅唢呐吹得好,而且笙管笛子都不赖。俗话说“练拳不离手,学曲不离口”,李万举可谓是下足了功夫。据说他一边往地里背粪一边吹唢呐,吹得腮帮子红肿嗓子发炎化脓,苦练不辍。只要有机会进北平城,他必到天桥“偷艺”,提高自己的技艺。一个偶然的机会,李万举遇到一个叫孙士恩的南方落魄子弟,吹奏唢呐有绝招,他把此人带到家中住了三个月,拜师学艺。   火村音乐班学出道后,先为本村的服务,后又扩展到了邻村,名气渐大。为丰富演奏内容,他们又学了坐腔折子戏,李万举又学拉板胡,李万瑞打板鼓,白广银吹笛子,梁作明打锣,梁甫宽打钹;李万举、李万瑞还兼唱胡生,白广聚唱青衣,又吸收李有田唱旦角。可以演《采桑》《大登殿》《汾河湾》等大戏,极受当地乡民欢迎。解放后,东斋堂村每年正月唱戏,都要李万举操琴,文武场配合得天衣无缝。火村音乐班演出并不多收费,一般农家管饭即可,富人家愿意给的可随意。据说有一阵他们想办“轿子房”,专业发展,后因日本侵华而作罢。   芦沟桥事变后,操纵火村事物的大地主李子财成了汉奸,而火村音乐班却都成了抗日骨干。李子财将乐器全部收走,音乐班都憋了一口气。后来,他们一起在村北清水河畔挖沙子卖钱,干了一个冬天购置了属于自己乐器,不与汉奸为伍。1940年冬天,日寇进驻斋堂,到处是炮楼。火村音乐班把乐器装进大口袋藏在本村北庙里,跑进火村山抗日。日本投降以后,乐队又开始活动。新中国成立后,音乐班继续为乡民服务。1955年6月,北京群众艺术馆组织全市民间调演,火村音乐班被京西矿区选送到北京演出,还专门为其录了音。1957年冬,北京大学下放干部来到火村,音乐班吹吹打打为其接风,吹奏的乐曲连北京大学老师们都非常敬佩,称赞李万举为民间艺术家。   如今火村音乐班成员均已过世,他们的故事还在民间传颂。
发表评论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   
验证码:

相关文章